新聞資訊
News
|
追求新鮮與營養,低溫肉制品是肉類發展的趨勢时间:2011-06-03 阅读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科技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肉制品走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。當我們面對超市冷柜貨架上品種繁多、名目混雜的肉制品時,可能會有不知選哪種好的感覺。在這里,向大家重點推薦介紹一下以圓火腿為主導的低溫肉制品。 低溫肉制品是由于采取低溫腌制(0-4℃),低溫蒸煮(80-83℃),低溫儲藏、銷售(0-4℃),所以習慣上稱之為低溫肉制品。目前超市銷售的各種圓火腿、無淀粉火腿、寶肚、烤肉、烤里脊之類的產品均為低溫肉制品。它最早在我國興起是80年代中后期,當時全國許多肉聯廠從西方國家引進大批肉制品加工設備,肉制品加工技術也隨之進入我國。所以低溫肉制品也稱西式肉制品。 低溫肉制品采用巴氏殺菌,即肉品中心溫度達到 68~72℃ 保持30min。科學證明,這樣的殺菌程度就可以完全殺滅致病微生物,保證產品食用的安全、可靠,同時使肉質嫩化,蛋白質中的氨基酸、維生素都會得到有效的保護,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營養價值。這樣的特點決定了它對加工技術和衛生條件的要求極高。首先是對原料肉的質量要求非常高,只有品質好、無污染的原料肉才能生產出合格的低溫肉制品,并且應加強防止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各環節的污染;但是,低溫殺菌由于不能殺滅形成孢子的細菌,要求銷售過程中必須采用冷藏(0-4℃)條件下儲藏、銷售,因此相應增大了生產商和銷售商的成本。 與低溫肉制品相對,高溫肉制品(肉類金屬罐頭、肉類軟罐頭和用PVDC薄膜作為腸衣的火腿腸類產品)通常在加工中為了達到一定的保藏期,經過121℃高溫蒸煮。由于高溫蒸煮使袋內肉制品消毒徹底,所以在常溫下有較長的保質期,一般為6-12個月或更長;缺點是由于高溫制作,一般有點罐頭味,選料也不是十分考究,對肉制品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破壞較嚴重,口感差,營養成分不如低溫肉制品高。 低溫肉制品由于科學合理的加工方式逐漸被人們所接受,它與高溫肉制品相比有更好的風味和更高的營養價值;食用起來方便衛生,既能烤、炒、煮、涼拌,又可用來做湯、燉菜,是現代餐桌上美味可口的上等佳品。低溫肉制品追求新鮮與營養,它的發展空間正逐漸提高,是肉類產品發展的趨勢。 |